發布時間:2019-06-03 11:46:48 瀏覽次數:1776
近年來,智能相關技術開始逐漸滲透到制造業當中。機床作為工業母機,也正在經受智能化的洗禮。
繼數控化后,機床向著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特征開始明顯,陸續已經有一些廠家開始推出包含智能校準、智能感知以及智能預測和維護等技術的產品。機床的智能化無疑將推動制造業向著更高水平發展。我們不禁要問,在這一過程中,智能化又能帶給機床企業什么呢?
從眾多機床工廠生產狀況來看,引入智能技術除了讓企業生產的產品得到了提升,還讓企業自身實現了轉型升級。通過對工廠(車間)進行智能改造,有效節約了人力成本,生產效率和質量都得到較大提升。這意味著企業以后將能用更低的成本生產更的產品,而這無疑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,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雖然智能化是未來機床行業乃至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方向,但是企業在智能化的過程中切莫冒進,要結合自身情況和發展規劃,逐步推進,量力而為。目前,無論是對產品進行智能化升級還是對廠房進行智能化改造,對于企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。以上文中的重慶宏鋼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為例,其車間僅設計費就花了近百萬元,整個工廠設備投資高達1.4億元。雖然通過對車間的智能升級,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,但前期投入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,新的設備和車間又需要招收什么樣的人才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。特別對于一些體量小、以生產基礎型產品為主的企業,更要算好發展帳,規避過高的設備投入帶來的風險。
從長遠講,智能化將給機床企業各方面帶來質的飛躍。未來的機床企業將有更好的環境,更少的員工和更的生產能力。但是,目前智能制造在機床領域才開始起步,對于行業企業來說,還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摸索和嘗試。
本文文章鏈接:機床商務網 http://www.jc35.com/news/detail/71790.html